最近,小米上了次热搜,罕见地不是因为CEO雷军,而是靠自家产品的“实力”。
5月31日,哈尔滨的赵先生称家中的小米电视液晶屏幕突然自动脱落。他表示,此事之前已有预兆,但当时自己按回去了。在监控视频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挂在墙上的小米电视,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突然整块脱落。
而这已经是小米近期第二起“事故”了。
5月28日,一名浙江网友称自己家中的小米电视液晶屏幕突然脱落。起初向小米售后反映该情况时,对方并未相信,直到拿出了相应的监控视频,小米售后才为该用户办理换货。
“小米电视再被曝屏幕自动脱落”火速登上热搜前排,目前已有1.7亿阅读量,有网友调侃:“年轻人的第一台折叠屏电视”现已上市。
多年来凭借性价比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小米,产品质量再次引发公众质疑。
“年轻人的第一台XX”,是小米推出新产品时的经典口号。
小米产品“吐槽大会”
对于此次事件,小米的处理态度是积极且迅速的。
6月1日,也就是登上热搜后的第二天,小米推出了“关于小米电视EA70服务计划”,确认由于小米电视EA70的生产原因,极少数设备可能会出现屏幕开胶的问题。受影响设备锁定在生产日期为2月14日-3月20日期间的两批次产品。
除了会对这两批次的EA70电视提供免费上门检修服务,并提供额外两年延保服务外,小米还提供了查询工具,方便用户检查自己的设备是否存在类似问题。
尽管认错态度积极,但还是无法阻止网友们开起了“小米产品吐槽大会”。
“昨天拥有了小米扫地机器人,费半天劲设置好,结果它开始工作后,一共扫了2分钟,才扫了2.38平方,就被缠住了。”
“我前年买的一款小米电视,经常半夜三更自动开机……维修人员来了说要换主板,换了主板还是不行,以后不会考虑小米电视了。”
“699元买的小米全自动洗衣机,用着还行,就是噪音很大,脱水的时候就像长腿了要跑路一样。”
不难发现,“便宜、好用,但是……”是消费者谈及小米产品时的常用句式。
毛坯房内全装了小米的电器,这个B站视频播放量高达257万。/B站@独唱团团团
从2010年创立至今,小米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然而时至今日,小米打动消费者的似乎依然是低价,而不是质量。
如今的小米,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为发烧而生”的互联网手机“极客”,而成为了集手机、米家智能家居、智能电动汽车等业务于一体的“大厂”。
然而,当初那个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小而美”的小米,在成为“庞然大物”后,还能照顾到每一个消费者的体验吗?
前不久,广州的肖先生在线上第三方平台、标有“企业店铺”的网店里,购买了4台小米空调,“小米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很重视用户体验的,再加上价格也合理,所以就选择了小米这个品牌。”
然而,下单后空调却迟迟不发货。肖先生向客服反馈情况后,才得知原来自己购买的其中3台空调是促销款,不包含外机,且需要到郑州的仓库自提。
请看好,不包含外机、仓库自提。也就是说,他只买到了空调的“一半”,而且要到1500公里外取货。
肖先生无比震惊。
虽然订单上注明了“无外机、仓库自提”等信息,但在商品页面、客服沟通中,并没有足够醒目的提示信息。
尽管订单中有灰色小字注明“无外机、仓库自提”等信息,但肖先生认为,自己在下单前曾多次与客服交涉,对方都没有提醒这个特殊情况。因此,除了退款外,肖先生还希望获得小米官方或第三方销售平台的道歉。然而,至今他仍没有收到任何信息。
“以后不会再选择小米这个品牌 了。”这次不愉快的购物体验,让肖先生彻底“拉黑”了原本颇有好感的小米。
显然,拓展出越来越多品类、销售渠道越来越丰富的小米,也增加了越来越多不可控的负面因素。
对大多并不理性的消费者而言,一旦贴上了小米的品牌,任何一个小米的产品出现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品牌的信誉。
小米,发烧友的“贴牌工厂”?
一直以来,小米的产品都背负着“贴牌货”的骂名,“看在价格的份上就原谅它的质量吧”是不少小米消费者的精神安慰剂。
那么,小米的产品究竟是代工还是贴牌的呢?
先公布答案:严谨地说,小米两者都不是。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代工和贴牌两种生产方式分别是什么。
OEM生产,俗称“代工(生产)”,指品牌商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或者产品设计等方面,委托代加工工厂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生产。例如苹果委托富士康生产的模式。
ODM生产,俗称“贴牌(生产)”,品牌商不掌握技术,委托制造方提供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后期维护的全部服务。也就是说,品牌方仅掌握销售渠道,其余环节均委托制造方完成。
简单来说,代工和贴牌的区别就在于:品牌方是否自己掌握产品的研发技术、设计工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