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燕麦草、小杂粮、覆膜马铃薯等耐旱作物“当家”,以水定粮改变了察汗淖尔湿地周边农业形态。庞学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燕麦草,只搞“雨养”农业,不使用地下水。成本下降,加上轮作和“水改旱”补贴,亩效益可比种甜菜增加200元人民币左右。
男性优先,年龄在18-40岁之间,小学以上文化,中文读写熟练;能接受轮班(两班倒);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安排。 综合月薪:3000-6000元。 2.储备班长(物流、加工、电镀)5名 男
随着永康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五金之都”成为该地金名片。虽然农田灌溉功能有所减弱,但是“华东飞渡”横跨永康东西,仍肩负着灌溉重任。始发杨溪水库,终至花街镇的倪宅村,通过该渡槽,优质水资源途径各个灌区,在保障了灌区农产品稳产稳收的同时,也不断改善着灌区农业生态环境。
春天一来,商都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庞学峰便忙于入农户、进田头,落实低耗水作物种植计划。“从前都是把旱地改良为水地,提高农业单产。现在‘水改旱’,只为保护察汗淖尔湿地。”
2000年前后,受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影响,察汗淖尔湿地功能下降,风沙危害多发,生物多样性受损。2017年以来,湖泊的湖底全部裸露出来,只在夏季雨水频繁时,可以形成小范围水面。如若赶上大旱年头,距离北京直线距离240公里的察汗淖尔一“翻脸”,滚滚沙尘则遮天蔽日过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