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4月3日至5日,浙江将迎来一次较明显的阵雨或雷雨天气过程。4月4日将迎来此次降水的最强时段,浙北和浙西地区部分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气温也将迎来“换季式”变化,4月4日浙江多地最高温冲击30℃,此后受冷空气影响或将直接降至15℃左右,隔日如换季。
2000年前后,受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影响,察汗淖尔湿地功能下降,风沙危害多发,生物多样性受损。2017年以来,湖泊的湖底全部裸露出来,只在夏季雨水频繁时,可以形成小范围水面。如若赶上大旱年头,距离北京直线距离240公里的察汗淖尔一“翻脸”,滚滚沙尘则遮天蔽日过京津。
“来自中国的旅游团正在南非遍地开花!”南非知名酒店旅游企业太阳国际集团国际市场营销经理王中新告诉记者,近期中国赴南非旅游团大都选择入住集团旗下酒店,这一趋势让人兴奋。
上海今天最高气温达23℃,阳光明媚,室外体感温度较高,江苏苏州、扬州等地气温也缓慢回升,最高温突破20℃,城市天空“一扫阴霾”呈现亮眼的蔚蓝色,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称“一到周末,‘天气福利’又派发了”。
如今燕麦草、小杂粮、覆膜马铃薯等耐旱作物“当家”,以水定粮改变了察汗淖尔湿地周边农业形态。庞学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燕麦草,只搞“雨养”农业,不使用地下水。成本下降,加上轮作和“水改旱”补贴,亩效益可比种甜菜增加200元人民币左右。
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700亩、退化林防护修复工程3.7万亩、发展旱作雨养农业100万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察汗淖尔湿地“颜值”飙升。